现代皮革工艺中的三大主流皮革类型
在皮革制品的生产过程中,鞣制工艺直接决定了成品皮革的物理特性和应用场景。
据统计,目前全球约78%的皮革制品采用以下三种主流鞣制工艺,每种鞣制都赋予皮革独特的品质表现。
本文出现的皮革仅代表手工皮具圈内常用种类,不代表全部皮革与技术。
(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)
一、植物鞣革(Vegetable Tanned Leather)
作为最古老的鞣制工艺,植鞣法可追溯至公元前6000年。
这种工艺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的单宁酸(橡树、栗树等)作为鞣剂,
通过至少30天的传统工艺处理,使生皮转化为富有特色的皮革。其显著特点包括:
致密的纤维结构带来优异的定型性能
天然哑光质感与随时间变化的色泽层次
吸水变软特性利于雕刻、压花等二次加工
环保可降解的天然属性
特别适用于高档皮具、工艺饰品及马具制造,
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至今仍是优质植鞣革的核心产区。
二、铬鞣革(Chrome Tanned Leather)
自1858年德国化学家Knapp博士发明以来,
这种以硫酸铬为主鞣剂的现代工艺彻底革新了皮革产业。
其技术优势在于:
鞣制周期缩短至1-2天
成品率提升约40%
呈现独特的蓝白色基底(业内称"蓝湿皮")
经过染色处理后,铬鞣革具有以下应用特性:
卓越的耐热性
柔软亲肤的触感
稳定的色牢度表现
轻量化特性
广泛运用于时装皮具、软包、鞋履等工业化生产领域。
三、复合鞣革(Combination Tanned Leather)
随着市场需求升级,结合不同鞣制优势的复合工艺应运而生,其中铬-植复合鞣制技术最为成熟:
1、物理性能:耐磨指数提升35%,回弹性能增加25%
2、功能特性:兼具植鞣革的塑形能力与铬鞣革的柔软度
3、应用创新:防水处理后的植-铝复合鞣革耐水性提升50%
其他特种鞣制工艺:
油蜡鞣革:采用鱼油氧化的特殊工艺,形成独特的做旧质感
醛鞣革:甲醛衍生物鞣制的白色皮革,多用于特殊工业领域。
皮革部位解析与使用指南
(新手必看的选皮攻略)
一张完整的动物皮革因部位不同,其质感、强度、价格差异显著。
掌握这些特性,能帮你用对材料、少花冤枉钱。
以下为四大常用部位详解:
1. 背臀皮(整张皮革的「黄金区」)
特性:
纤维紧密如织网,手指按压回弹快
自带天然油脂层,光照下有细腻光泽
厚度均,边角少瑕疵
适合制作:
长期使用的钱包卡位(耐磨抗变形)
高档皮带扣环部位(承受拉扯力强)
手工雕刻作品(纹理干净易下刀)
选购提示:
价格最高,约占整皮40%价值
认准「全裁」切割版型(利用率达85%)
2. 肩背皮(性价比之选)
特性:
颈纹明显,呈现波浪状自然纹路
柔软度适中,延展性比背臀高20%
厚度略薄,轻微色差
适合制作:
托特包主体(兼顾承重与柔韧)
笔记本封皮(纹路增加复古感)
宠物项圈(舒适度与耐用平衡)
避坑指南:
避开带伤疤的肩颈连接处
染色时需预涂防染层(易吃色不均)
3. 腩条皮(新手的「练习区」)
特性:
纤维松散如海绵,拉扯易变形
天然褶皱多,厚度波动大(0.8-1.5mm)
吸水性强,塑形时易起毛边
适合制作:
零钱包、钥匙包(小件容错率高)
皮艺浮雕练习(成本比背臀低60%)
内衬装饰条(不承重的拼接部位)
使用技巧:
裁剪时多留3mm余量(防缩水)
务必封边(毛边处理难度翻倍)
4. 边角料特性:
形状不规则,常见于四肢/腹部边缘
多带血管纹/虫蛀痕
市场论斤售卖
宝藏用法:
练习打斩缝线(不心疼)
制作皮雕小挂件(瑕疵变特色)
选购口诀
「大件选背臀,日常用肩背。
练手买腩条,边角别浪费。
皮革纤维走向解析与工艺应用指南
在皮革工艺中,纤维走向被称为「皮革的骨骼」。
它直接决定了材料的力学表现与加工效果。
根据国际皮革化学家协会(IULTCS)的研究,
正确利用纤维走向可使成品强度提升35%,同时减少50%的形变风险。
皮革纤维组织的走向取决于动物本身的皮肤生长走向,如图中的箭头代表皮肤生长走向,
因此顺着箭头的方向施力,是不容易使皮革延伸;而与箭头成直角的方向,
则为纤维较为脆弱的部位,顺此方向施力,会比较容易将皮革延伸出来。
通常,我们在贴合的包身弯折处使用,会减少皮面的皱纹。
生长规律
1.与动物脊柱平行方向为「经向纤维」(纵向)
2.垂直于脊柱方向为「纬向纤维」(横向)
全球顶级植鞣革
(手作人必看的皮革圣经)
在手工皮具领域,植鞣革被称为「会呼吸的皮革」。本文结合10年匠人经验与国际皮料数据,
深度解析全球四大产区的顶级植鞣革特性。
四大产区王牌对决
1. 意大利:托斯卡纳的阳光馈赠
代表品牌:Buttero(皮革界的“大众情人”)
核心优势:
橄榄叶单宁鞣制,散发淡淡草木香
3.0-3.5mm黄金厚度,新手封边零门槛
2. 日本:匠人精神的极致演绎
枥木鞍革三大标签:
鱼油沁润工艺(初期带海腥味,1个月转为檀香)
严选牛背中部
随时间呈现琥珀色包浆
3. 英国:百年皇家马具血统
J&E马缰革的贵族基因:
维多利亚时期皇室御用供应商
双层蜂蜡涂层,雨天使用不娇气
每张皮烙印独立火漆编码
4. 美国:皮革金字塔的顶端
Horween科尔多瓦(马臀皮之王):
8张马皮仅取1尺臀后鞘部位
手工玻璃砧板抛光,耗时6个月养成
从Buttero入门,待技术纯熟再挑战Horween马臀皮。
好皮革会随岁月增值,而糟蹋好皮料是对手艺的最大亵渎。
爱马仕铬鞣革解析
作为占据全球皮革市场78%份额的主流材质,铬鞣革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征服了从快时尚到顶奢的多元领域。
爱马仕的铬鞣革代表主要有以下几种:
Epsom:
爱马仕最普及的经典小牛皮革,采用铬鞣革工艺。拥有品牌独有的人工压纹技术,皮革具塑胶感,质感硬挺且防水、防刮耐磨,大力刮出伤痕则无法恢复。整体重量较轻盈,制成包款后结构扎实,包型轮廓不易松垮,常被用于制作凯莉包、康斯坦斯包等。
Swift:
前身称为Gulliver,属于铬鞣革的一种。质地柔软、皮纹细腻滑嫩,是半软质、半哑光、细颗粒的牛皮,有极佳的吸附染料能力,发色性极高,可让包款颜色更鲜亮,常用于浅亮色、鲜艳色的包款,以及如Lindy垂坠感的包型,不过较易刮伤。
Togo:
Togo取自不到一岁的小公牛。采用的是缩纹工艺 ,皮料在鞣制过程中,自然收缩而成的荔枝纹纹理,所以TOGO皮料弹性很强。与TC压出来的荔枝纹纹理,很接近但是完全不同的工艺方法。皮面颗粒也相对比较饱满,形状保持得比较好。表面以雾面光泽为主,重量轻盈,整体厚实硬挺、防刮耐磨,极有助于维持包包形状,是爱马仕非常受欢迎且经典的用皮,常见于铂金包、男包等。
Taurillon Clemence:
通常采用一岁以上的公牛皮,经铬鞣革制成,俗称TC皮。颗粒纹路较大且扁平,没有Togo那么厚挺,手感相较更柔软,但难固定包型,容易变形,防水性较低,碰水容易有水印、起泡,经常被使用在Picotin类型包款等。
此篇皮料知识仅代表个人观点,仅供学习探讨。欢迎各位新手学习,
老手探讨研究。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请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谢谢!!
如果您感觉对您有用,还请点个赞。
下一个笔记将带来——削薄刀的用法
敬请期待!!